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实验室官网
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实验室官网
  • 首页
  • 实验室介绍
  • 团队成员
  • 仪器设备
  • 学习园地
  • 用户留言
  • 联系我们

成果展示

  • 华山医院杨冬琴/关明团队最新成...
  • 脑脊液检验中心发表研究论文
  • 历年科研成果汇总
  • 一种使用多重茎环探针检测骨髓增...
  • 结肠癌进程中DLC-1甲基化与...

转化医学

  • 基因决定能否服用别嘌呤醇

资料下载

  • 下载实验室申请表
内容编辑 内容编辑
JAK2 46/1单倍型与骨髓增殖性肿瘤
来源:    发布时间: 2015-11-05 14:31   3485 次浏览   大小:  16px  14px  12px
【Int J Hematol】The JAK2 46/1 haplotype is a risk factor for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in Chinese patients. 第一作者:张心菊

骨髓增殖性肿瘤(MPN)以外周血红细胞、血红蛋白、血小板增高为显著特点,传统经典的MPN包括:真性红细胞增多症(PV)、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(ET)以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(PMF)。体细胞突变JAK2 V617F被证实是导致部分PV、ET和PMF发生的元凶。但MPN的发病同时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。

在本次研究中,我们发现JAK2 46/1 单倍型是中国汉族人群患MPN的危险因素。46/1 单倍型是指在JAK2基因的众多SNPs位点中,有14个与MPN发病关联度较高的SNP位点,由其排列组成的92种单倍型中,编号为1和46的有两种单倍型与MPN的发病密切相关,因此被命名为46/1。通过对其标签SNP(rs12340895)的基因型分析发现,GG基因型携带者出现JAK2 V617F突变的风险显著增高。同时研究显示,携带纯合子46/1单倍型的PV患者JAK2 V617F突变负荷明显高于46/1单倍型阴性或杂合子携带者,病情更严重,预后更差。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46/1单倍型携带情况也会增加其向骨髓纤维化转变的趋势,并且影响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存活时间。部分MPN患者疾病后期可能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(AML),但是在46/1单倍型携带者中发现AML转化频率更高,并且更容易引起感染导致死亡。

可见,JAK2 46/1单倍型不仅能用于MPN的预测,还对病情严重程度、预后、转化等有警示作用。本次研究成果已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matology杂志上。

 

上一篇:乳房外Paget病的致癌突变及其相关性研究
下一篇:中国汉人MMD病人的RNF213基因分析
源码基地
Copyright © 2009-2025, www.central-lab.org,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 © 华山医院中心实验室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浏览本站